Reader

扣子、阿里云百炼、腾讯元器、AppBuilder 四个大厂Agent 开发平台的功能分析对比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Default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gent开发平台成为企业提升效率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工具。本文将对字节扣子、阿里云百炼、腾讯元器、百度AppBuilder这四大厂的Agent开发平台进行深入的功能分析和对比,供大家参考。

一、用户体验分析

1.1 用户群体

Agent 开发平台主要使用者包括具体编程能力的研发人员群体,以及有AI应用开发需求的非程序员群体,目前使用平台开发还是有些技术门槛;

(1)B端企业“开发者”,包括中大型企业的研发部门和数字化提效团队,其核心诉求是利用灵燕的能力为企业提供提升效率的AI应用工具,灵燕的核心吸引力在于可以减少他们的开发成本,以及满足他们多种多样的智能化业务需求;

(2) C 端用户,包括对 AI 感兴趣的,对 Agent 开发感兴趣的普通用户;

1.2 用户痛点

Agent这类产品的出现,主要在于解决如下的用户痛点和需求:

  • AI应用自研的开发门槛高,成本投入大:对于很多企业而言,自研开发一个AI应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包括产品设计、模型接入、应用开发等,需要投入比较多的资源,并经历一定的时间周期;这对于大部分的企业而言,基本是无法实现的;Agent 开发产品的出现,让整个AI应用开发的难度和成本极大的降低;
  • 功能扩展性差,资源集成工作量大:开发一个AI应用,是需要多方的技术能力的,比如模型、搜索引擎、内容识别等,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很多技术能力只能通过接入外部的API来实现,无法全部都自研,集成外部技术能力,本身就是工作量巨大的事情;

二、市场竞争分析

2.1 市场情况

1)整体规模增长迅猛

2023年中国AI Agent市场规模为554亿元,预计至2028年将达852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2.7%。AI Agent于2023年被业内正式引入,行业开始兴起。AI Agent市场规模包括To C端和To B端的应用价值,在To B端将逐渐把SaaS应用全面进行改写重构,在To C端作为生成式AI的商业化应用。

2)To B端前景广阔

在 To B 端,预计在未来十年内,AI Agent 将会实现整个SaaS 应用的重构,并其市场规模将达SaaS 应用的十倍。与传统知识库基于文本的结构化管理模式相比,AI Agent的向量数据库能自动学习和理解各种文档格式,实现更高效的知识管理和问题解答。

3)To C端应用广泛

在To C端,目前AI Agent 已较大范围的落地在电商、教育、旅游、酒店以及客服领域。在电商领域,AI Agent主要应用于智能客服和导购,并应用已较为成熟;在教育领域,AI 学习机器人和助理得到广泛应用;在旅游业中,通过AI Agent 已实现智慧旅游服务,如智能规划、实时导览和商品推荐等;此外,AI Agent 在客服支持、酒店服务等领域发挥作用,带来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值得一提的是,AI Agent 技术被应用于网红形象及IP内容制作,目前中国的个人网红博主的数量达2,000万人至3,000万人,其需求量巨大。

2.2 竞争对手分析

1)分析目的

(1)功能对标与快速学习:

  • 梳理主流竞品的核心功能模块,识别行业标杆功能设计(如智能体创建、知识库、插件、多模态交互,商店等功能)。
  • 提炼可复用的功能逻辑(如任务流编排、插件扩展、数据合规模块),加速灵燕产品功能迭代。

(2)差异化定位与竞争力构建:

  • 对比竞品功能短板,寻找灵燕平台的核心优势方向。
  • 挖掘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为后续打造 “人无我有” 的功能亮点提供参考。

2) 国内主流竞争者

目前国内在Agent开发平台上的主流竞争者呈现如下:

  • 大厂基本都重点布局:包括字节扣子,腾讯的腾讯元器,百度的AgentBulider以及阿里的阿里云百炼智能体等,国内的几个大厂基本都在该领域有相应的对标产品;
  • 几个明星AI产品和公司也同步布局:包括昆仑万维、月之暗面、清华智谱、科大讯飞等公司,在推出主流的chatbot类产品的同时,也推出Agent开发平台类的产品;
  • 第四范式先知 AIOS 等泛 AI 平台虽然以企业级 AI 解决方案为核心,但在智能体开发领域的布局也与扣子这类垂直的 Agent 开发平台存在交集。

3)功能结构对比

下面我将选择扣子、百度千帆、腾讯元器、阿里云百炼这几个垂直的 Agent 开发平台进行功能结构对比以及核心功能对比分析,因为这些平台都是聚焦智能体开发全流程、目标用户重合,都是中大型企业数字化部门、技术路径相似,都是零代码 / 低代码 + 可视化编排,且在工具生态、多模态交互等核心功能上形成直接竞争关系。而像第四范式先知 AIOS 等泛 AI 平台,其核心定位为行业解决方案与模型训练,与聚焦的智能体开发全流程(零代码 / 低代码 + 可视化编排)存在本质差异,且在工具生态、多模态交互等垂直 Agent 开发核心功能上关联性较弱。

(1)字节-扣子

扣子是新一代 AI 应用开发平台,借助扣子提供的可视化设计与编排工具,可以通过零代码或低代码的方式,快速搭建出基于大模型的各类 AI 项目,满足个性化需求、实现商业价值,功能结构如下:

优点:开发灵活性强,项目开发涵盖智能体(单 / 多 Agents)、应用搭建,资源库集成插件、工作流、知识库等多类型资源,结合场景提供应用模板、提示词模板,降低开发门槛,支持多渠道发布,适合定制化开发需求。

缺点:功能架构较复杂(如主页、项目开发、资源库等模块交织),新手易混淆;部分功能(如模型管理)仅含基础监控,深度能力不足。

(2)腾讯元器

腾讯元器是基于腾讯混元大模型的一站式智能体制作平台,支持开发者运用插件、知识库、工作流等方式,低门槛打造高质量智能体,并发布到 QQ、微信等平台,也支持 API 调用 。功能结构如下:

优点:智能体创建方式灵活(提示词 / 工作流),资源层聚焦插件、工作流、知识库,发布渠道支持分享权限管理,轻量化操作友好,适合垂直场景(如公众号问答)快速落地。

缺点:整体功能覆盖较窄,缺乏数据中心、系统管理等模块,生态开放性不足,复杂项目支撑能力有限。

(3)百度千帆AppBuilder

百度智能云千帆AppBuilder基于文心大模型搭建 AI 原生应用的工作台,提供 RAG、Agent 等应用框架与多模态能力组件,具备 大模型模式和工作流模式两种产品形态,降低开发门槛,满足企业敏捷开发需求 。功能结构如下:

优点:结构简洁轻量化,聚焦应用、资源,资源层组件 / 知识库清晰,发布渠道整合百度搜索、企业微信等,开发链路短,适合快速搭建轻量级应用。

缺点:功能纵深不足,缺乏模型深度管理(如模型调优、评测)、数据运营等模块,生态依赖百度系渠道,扩展性受限。

(4)阿里云百炼

阿里云百炼大模型服务平台是一站式的大模型开发及应用构建平台,依托通义基础大模型,为企业提供专属大模型开发及应用整套工具链的平台,助力企业实现从模型开发到应用部署等一系列 AI 相关工作 。功能结构如下:

优点:功能覆盖全流程,包含模型中心(模型管理、调优、评测、部署)、应用中心(多种应用类型、组件管理)、数据中心、运营中心及系统管理,形成从模型开发到应用部署、数据管理、运营观测的闭环,适合企业级复杂场景。

缺点:功能模块复杂,新手入门门槛较高,部分细分功能(如模型工具)深度可能需进一步学习成本,轻量化场景适配性不足。

4)核心功能点对比分析

下面从Agent构建、知识库、插件、模型管理、效果评测、生态、多模态等模块来评估这4个头部平台的功能。

通过对以上头部竞品的分析,可以发现字节扣子、阿里云百炼在对话型工作流、多智能体画布编排、商店运营等功能上更完善。

本文由 @origin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