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产业的核心载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物流园区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横向协作模式与策略,分析当前物流园区在协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提出基于云平台的协作解决方案,为物流园区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与借鉴。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产业集群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需要与其他园区建立协同运作的集群式供应链联系。具体而言,一方面,物流园区通过与所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纵向合作,推动集约化、高效的物流运营;另一方面,通过常态化沟通机制,跨供应链共享物流资源,与其他园区形成横向协作,创造更大物流价值和社会效益。
然而,第六次全国物流园区调查数据显示,全国2533家物流园区中,已运营的1906家,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园区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合作的比例不到20%,智慧物流投入不到10%,且超过半数园区数字化发展滞后,信息平台功能不完善,协作不足。
园区布局分散、流程复杂、信息交互苦难等问题,以及缺乏有效激励和协作机制,导致大部分园区难以实现高效协作和管理。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探索有效的供应链横向协作模式和策略对于园区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物流园区间跨供应链横向协作模式
物流园区的协作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联盟合作:多个物流园区组成联盟,共享资源,优化运输线路,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与竞争力。
- 信息共享: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各物流园区实时交换货物流量、仓储能力等信息,协调运作,减少空载率,提高整体供应链效率。
- 业务外包:将非核心业务如仓储、配送等外包给其他园区,专注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利用合作伙伴的专业能力。
- 联合投资:多个园区共同投资大型设施或资源共享与规模经济。
- 战略合作:签订长期协议,物流园区可以在特定领域进行深度合作,特别是在跨境物流、冷链物流等,这种模式通常版水准互利互惠的条款,确保稳定合作。
- 协同配送:多个物流园区联合进行区域配送服务,集中调度减少重复运输,降低成本。
- 技术支持与创新合作:物流园区间共享最新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水平。
以上模式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组合,旨在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促进园区共同发展与效益最大化。
我国物流园区正处于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数字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园区间的技术和管理协作提供了新思路。从技术层面,物流园区通过大数据和云平台分析园区运营中的订单、货物、设施和设备信息,可以优化决策、提升效率,推动园区间合作;从管理层面,物流园区应在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环境中,选择合适的协作策略,实现日常化协作运营。
例如,在“双11”、“618”等高峰期,一些以电商消费品为主的物流园区(物流需求方)可能因订单激增面临超负荷运转,若通过云平台将超负荷订单分配给运营能力富余的物流园区,可以减少“闲忙不均”的现象,从而提升社会物流建筑与效益。
但这种协作也可能面临订单流失和商业机密泄露的风险,因此,园区间的协作供需双方在进行协作策略时需要全面权衡,且协作策略会随双方竞合关系的变化而动态调整,本质上,物流园区间协作策略需要在多方的演化博弈中发展而来。演化博弈是把博弈理论分析和动态演化过程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理论,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均衡;这种理论需要考虑物流园区在市场竞合实践中的动态变化关系,以流通型物流园区为背景,采用演化博弈方法分析基于云平台为数字纽带的物流园区间协作策略。
基于数字化物流园区网络的横向协作模式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物流园区的运营管理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多品种、小批量业务的增加迫使物流企业提高效率。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并实现规模效益,欧美一些物流企业(如亚马逊等)通过建立数字化物流园区网络来整合供应链中的物流资源,利用云平台、大数据、智能设施等手段确保物流过程的透明度和追求供应链的全局最优,并提升运营效率。
即使在“黑色星期五”,这些企业也能高效响应大量集中性的物流需求。欧美国家在发展数字化物流园区网络时,主要有三种运营模式:
- 基于云仓的运营模式,其特点是具有智能设施和设备的数据驱动物流系统,通过物流云平台在复杂场景下一体化运营。
- 基于货运枢纽的运营模式,通过物流云平台收集卡车和货物信息,快速精准地进行车货匹配和决策。
- 基于物流地产的运营模式,通过物流云平台将企业的物流资源进行聚集,实现设施共享。
借鉴欧美经验,我国在发展数字物流园区的过程中,主要有四种运营模式实践:
- 基于云仓的运营模式,通过需求驱动仓储资源配置,实现仓储共享,并基于物流云平台设置灵活、分布式的库存,减少交货时间;代表企业如京东物流。
- 基于货运枢纽的运营模式,整合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货运资源,利用物流云平台提供可靠、动态、快速响应的货运组织;代表企业如日日顺物流、传化智联等。
- 基于物流地产的运营模式,通过物流云平台集聚企业物流资源,推动物流设施共享,代表企业如GLP中国等。
- 基于虚拟网络的运营模式,物流云平台独立运营,与物流园区形成战略联盟,提供物流信息、设施和设备资源公司及园区网络互联服务。
基于云平台的物流园区跨供应链横向协作策略
我国物流行业性组织机构曾探索过基于云平台促进物流园区间协作的模式。例如,在2020年武汉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搭建的应急物流云平台“中国物流园区图谱”,配合交通运输部及疫情防控指挥部居中调度,协调武汉、鄂州、襄阳三地原本独立的5个物流园区形成联动协作,为进入封控区的视频、医药等应急物资提供快速中转和调运服务。这一模式在政府部门干预下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和应急性。能为处于市场竞合关系下的物流园区间协作提供借鉴。
通过云平台与其他物流园区建立横向协作,可以提升物流运营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然而,这种合作也面临挑战,主要包括:
- 物流园区可能缺乏投资建设和运营云平台的意愿。
- 物流园区的合作需要重新设计业务和运营流程,可能会增加成本。
- 物流园区与云平台的信息共享可能会导致客户订单的机会损失和收入降低。
对于第一个问题,引入独立的第三方物流云平台可以促进物流园区之间的水平合作意愿;对于第二个问题,通过收益分配合同来弥补合作成本;对于第三个问题,通过风险共担来降低可能的机会损失。
因此,物流云平台和物流园区选择适当的合作策略是至关重要的。研究表明,物流云平台策略和数字化物流园区策略经过第三方演化博弈形成了九种可能的横向合作战略,并最终呈现两种稳定策略。数字化物流园区选择跨供应链横向合作共享策略的前提是潜在利润的增加,来自物流云平台的补偿等预期效益大于订单损失和支付给物流云平台的费用。同时,横向合作策略受到数字化物流园区的共享/补偿概率、补偿成本和机会成本以及订单损失的影响。
作者:物流小兵说 公众号:物流小兵说
本文由 @物流小兵说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